管理組織工作

接續上述目標,在一些相關作為及課程內容組織工作上,提出一些管理組織工作上的建議,

我們以200861日主辦單位、承接廠商在牯嶺街小劇場辦理的

歷屆青年社區規劃師培訓計畫檢討會議」為例,該會議邀請函敘明邀請對象為:「歷屆培訓計畫主持人、12區行政區社規服務中心、12區行政區社區大學、歷屆青年社區規劃師等相關團隊,針對本年度計畫課程進行檢討..(原文)」。

多聽不同的意見來檢討精進方案,

這部份主辦單位、承接廠商的用心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主要邀請意見交流對象上,則出現了問題。

 

檢討會議主要意見徵詢的對象,應該是「使用者」

歷屆青年社區規劃師培訓計畫檢討會議」,顧名思義,主要是檢討歷屆青規師辦理的內容及執行上的問題,本案主要意見徵詢的對象,

應該是「使用者」,也就是歷屆的參與培訓學員,

而非是一些即得利益或與本案有利害關係的單位。

 

哪個承辦單位會拿磚自砸說自己計畫辦的失敗

我 們都知道做市調應該是以購買的客戶為主要對象,

回饋意見主要的來源也是應該以購買的客戶為主要參考。

歷屆培訓計畫主持人是承接案件單位,是不該做為檢討會 議的主要對象,這就有如要老闆要檢討一家餐廳廚師做的菜好不好吃?

想當然爾,應該是問上門光臨,實際點用餐飲的顧客,而並非是廚師,試問哪個廚師會拿磚自 砸,跟老闆說自己做的菜難吃。

也就是當一個議題徵詢對象與即得利益、彼此對應角色發生衝突時,所得到的回饋意見也會變化。

歷屆培訓計畫主持人、12區行政區社規服務中心、12區 行政區社區大學、歷屆社區規劃師等相關團隊,都是主辦單位向下接案單位,在上下位階關係的角色影響下,主辦單位能得到多少「真實的檢討與建議」,我們是抱 持著懷疑的態度。

回饋的資訊若有不完整,整體系統連鎖的反應也會錯誤,政策制度不完整或偏離目標軌道,藉時對此政策關心的人再多的熱心,花費再多的努力也 不過是事倍功半。

 

政策成功失敗與否,取決於執行細節

政策帶領群體方向,執行細節則決定成敗。我們常常看到,一個政策內容再好,方向多正確,若無完善的組織運作,規劃詳細的執行細節,其效果還是大打折扣,甚至導至失敗。

古時靠航海為生的維京人,有句俗諺:「星星只能夠引導我們家鄉方向,至於如何能平安回到家鄉,則是要靠群體每天實質的作為及努力。」這句話也是在說明執行細節的重要性。

「再完善的規劃,遇到粗糙的執行方式也是失敗!」,主辦單位可再多花點時間心思好好去思考意見回饋與執行細節,若還是只看著「業務需要交代」,持續漠視問題,為山九仞終只怕還是將功虧一簣。

 

愈是成功的管理者,愈注意執行上的細微。

以筆者自身的經驗為例,記得去年,接到金門縣社區營造中心的邀請,希望邀請筆者到金門縣,在該縣文化局主辦的年度社區培力課程中,做有關社造專題的演說,當接到邀請時,筆者查閱了一下自己行程時間可以,也沒多想就回復答應了。

當時對方的聯絡人只有在電話中表達課程日期、地點和誠摯的敬邀之意,並無表示有關交通及出席等相關費用及接待安排。筆者心想大多社造單位這些年來經費相當詰倨,重要的是希望此行能夠對該縣的社區幫上些忙,機票、交通、食宿訂洽及費用就自行處理。

在承諾出席行前一週,就接到來自該縣社區營造中心通知mail,其內容是該社區營造中心已細心的將筆者的機票、交通、食宿、及接待行程都安排好了,如此貼心的舉動令筆者感到十分感動。

在課程演說中,該縣文化局長、警察局長、社會課長及學校校長也有出席,我們主要談論的是公部門各項社造資源整合,內容以台灣本島各都會型社區,如何運用公部門各項補助來進行自我社區營造實例及經驗分享。

在演說順利完成,中午共同餐敘意見回饋、彼此寒喧後,筆者即向主辦單位婉謝再留數日觀光之提議,謝後離開,前往搭機返回台北。

 

沒想到過了幾個星期,就收到該縣社區營造中心寄來的包裹,裡面除了有當日會議合影照片、該縣文化局所頒發的感謝狀外,還有一本由局長親簽名的該縣社區營造成果專輯書籍,以及當日參與會議團體的意見彙整及通訊名錄。讓人不由得不佩服金門縣文化局及社區營造中心的用心、細心。

試想,在這些接人待物細微的小細節上,都能夠做到如此的細膩,也難怪金門縣政府這些年在執政上,會得到各方的助力,創造出許多優異的成績,「愈是成功的管理者,愈注意執行上的細微」這在此也可以得到印證。

 

愈是成功的管理者,除了細心,回應也特別快速。

2000年 筆者參與社造至今,曾經受邀參與過許多類型計畫(例如地方永續發展機制訂定等),以及在公部門、學術組織及社區團體有實際服務,也較一般人有更多的機會與 各部會、非營利組織的管理者接觸、合作。在接觸、合作過程中,筆者觀察發現,這些口碑或表現優異的部會,以及非營利組織,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就是回應特別 快速。

以在2007年筆者接到北京國際奧委會,希望委託在台灣辦理「國際奧林匹克文物展」,籌備期間與各縣市政府部會洽談的過程經驗為例,在2007年至2008年期間,我們曾經與許多縣市政府部會局處約洽拜訪,洽談此案想法及做法,最令筆者印象最深的是基隆市政府。

在我們前往基隆市政府洽談交流時,當天基隆市政府市長祕書、民政局局長、文化局局長都立即撥冗接見,也給了我們許多寶貴的建議。和這些長官比較起來,我們只不過是個小人物,可是他們在洽談的過程中,都十分客氣的、耐心聆聽我們的想法,及誠懇的給我們建議。

在會後我們儘管只是寒暄以e-mail向局長致謝,可是當局長回e-mail時,都以敬語的型式來稱呼我們,回信速度也相當的快速並在回復文中明確給予建議,這讓我們由衷感謝,也對這些長官的細心及樂於助人的態度,感到十分佩服。

試想,以局處首長每日公務繁忙的狀況,還能立即安排接見及回應,他們讓我們感覺到的細心及待人接物尊重的態度,已經不知道帶給多少人,換句話說,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感受到他們的用心、熱情,才會佩服他們是優秀、成功的管理者。

另以筆者20042008年間,受邀參與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崔媽媽基金會辦理「社區藝文人才培訓課程計畫」經驗裡,與崔媽媽基金會合作的過程中,我們也能發現崔媽媽基金會這些年來的成功之道。

在課程籌備、進 行的過程中,該基金會的工作人員,會充份的就每個課程細節與老師們溝通、討論,課程中老師、學員提出的問題或需求,會立即的反應處理。另外並會於課程完成 後,將學員們需要的資源,設計每個媒合的機制。不會如一般多數現行社造承包的主辦單位或承辦廠商,當課程辦完了,案件也結了,款也請到了,學員們後續的協 助,因非案件工作內容就推推拖拖不管了。

崔媽媽基金會工作人員的認真、細心、珍惜名聲的態度,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也難怪近年該基金會會在推動公寓大廈參與社區營造工作上有亮眼的成績,是個值得令人信任的非營利組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fflin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