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裡
清康熙8歲繼位、14歲親政。
親政
當時年幼、鰲拜勢大、且為大清開疆元老、前朝顧命大臣。

鹿鼎記電影裡
鰲拜奏請的政事、只要康熙稍有遲疑、鰲拜就馬上會說:
"臣手握天下兵馬、麾下何止千萬、"
來敲山震虎、逼康熙就範。

這台詞
就是個很生動描述康熙弱冠繼位時、面對大臣們欺主其年幼、以至、天下法令不治、政令不行、百官皆貪、民不寥生的困境。

然而
年幼的康熙、僅花了2年不到的時間、於16歲時、發動政爭、佈局智擒老謀深算的鰲拜、並以雷霆之勢、一舉鏟除其尾大不掉的朝中黨羽、以此立君威、顯其政改心志。

而後
百官對君主的意志、再也不敢陽奉陰違、朝中騎牆派的官員、皆改以康熙馬首是詹。
朝中政令通行貫徹、才開創了前所未有空前強大的大清帝國。

所以
政爭真的不是什麼新鮮事。

從古自今
政爭的主要目的、千篇一律、不過就是"奪權"而已。也就是兩個派系在進行政爭罷了。

重點是
成不成事、奪的手段高不高明、漂不漂亮而已。

至於
成不成事的關鍵、第一是看領導者的能力、第二就是看兩邊幕僚的能力。

大家都知道、
一個派系團體的組成、是如同象棋般、由許多不同的角色結合而成、將士相、車馬炮各司其職、才能運作。
而不同的位子、所講求的是不同的能力。

兵法云
為將者
首重在勇、兩軍交鋒勇者勝。
為士者
首重在謀、軍無謀則不成勢。
為帥者
首重在策、也就是指在於知人善用、殺伐決斷。

以楚漢相爭時為例

"有勇無謀者、如項羽、雖萬人敵亦含恨烏江。"

"有謀無勇者、如張良、智計百出但未成大局。"

"無謀無勇者、如劉邦、知人善用就可得天下。"

以康熙
年僅16歲的小屁孩、一出手就能漂亮的板倒一群奸的似鬼的權臣、君臨天下。

反觀
馬王這場政爭戲、以雙方資源來看、應該是大人打小孩、不對等的戰爭。

以幾近作弊突襲的方式、卻還能玩成、如麻將所說:
"起手天聽的牌、還打到放炮。"
這種結果。

說句心裡話、
這結果只是再次證明了:
"你的幕僚、治國不行、那也就罷了。"
"連給你作弊耍陰的也不會、還能做什麼大事。"
"你的幕僚、真的是爛到爆了。"


不奢求你、如康熙般、天縱英明、一夫當關。
但好歹請、學學劉邦、知人善用、造福百姓。

至於
無能
大家早知道了、再婊你也沒意思。

只希望你
看著國安日報上、那僅剩9%的民意支持度、大發雷霆時、
好好想想、那句說了六年的老話:

"你的幕僚、真的該換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fflin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