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哥的海巡鬼話番外篇3-就來談談服貿吧..
"做好.贏的是台灣.不會是個人.做不好.輸了台灣.你也不能倖免"

 0318  
在這幾天
看完各家資訊.影帶.論述.辯論.
發現
不管正反兩邊.包括官員..
還是有很多人一直跳針跳針...卡在枝微末節.談不到一起.
節錄這幾天翻閱觀察後的心得供參.
正反兩邊論述..
不論你是贊成還是反對..大家都是台灣人自己人..
今天願意出來的..
相信也都是為了台灣好的那顆心.
所以.
請不要忘了...大家是夥伴..都是一家人..
有共識的部份就繼續發展.沒共識的可以異中求同.繼續集思廣義.
這樣比較談的出較具實質的進展.也比較有點貢獻..

首先..
全民一致的共識認同.台灣是島國.70%以上經濟靠外銷.
所以
與各國談定能降低5-7%稅率.自由貿易協定(包括服貿)當然能簽就要爭取簽.
這部份大家沒有異議..
恩..都有共識.好的開始
(所以..基本上是沒什麼人反對簽自由貿易協定.包括服貿的.)

態度及說法上.又可細分為三主論述角度..
一.政府說法:
台灣與中國的服貿不先簽.其它國家會因為懼於中國的影響力.而不跟台灣簽自由貿易協定..
用白話文說.就是中國打壓台灣外交問題啦..(abc理論)

二.在野黨說法:
服貿可以簽.但開放產業的內容取捨.應以台灣國家經濟產業未來發展整體戰略規劃來做依據..
用白話文說.就是台灣核心產業的上.中下游供應鍊.以及國安相關是一步不能讓

三.民眾說法:
服貿可以簽.但請政府先講清楚哪些產業會糟殃.
你的完整補償配套方案跟機制是怎麼做?資訊要透明清楚.不要呼攏..
用白話文說.就是對政府的信任度..就跟對總統的滿意度一樣..
相信你懂的..

以上論述看來.也互不衝突.可以兼容併存阿.

即然
大家大方向一致.那是在反什麼??
是吃飽太閒沒事亂唉嗎??

根據個人觀察.問題大概出在幾個地方
第一點:
政府在談判之前.擬訂服貿內容細節.作業上不夠周嚴.引人垢病

經濟部次長也坦承.
服貿其中18項行業(美容美髮..等).悠關14兆產值.250萬就業人口生計的服貿與計劃內容細節製訂與事前評估.僅是以商業司18位非專業科員臨時急就章擬定主責..
而商業司礙於人力不足.產業的意見徵詢與現況調查.影響性憑估..等.
以美髮業為例..以國內約2萬4千家美髮業者.
徵詢調查
竟是科員隨機只打了三通電話給三個美髮工會理事長.5分鐘聊完就算做完徵詢調查.
以影響規模如此之巨大深遠..專業度很高的政策.僅以三通電話15分鐘就定一個行業生死.會不會太草率了點??
這是問題一..

第二點:
內容的不對等以及配套上的問題..
讓利??吃的到嗎??被犧牲的產業..真的會照顧到嗎??

第一個疑慮.
當年中國的崛起.跟後來台灣的沒落.會不會又再來一次??
當時兩岸一開放.中國以低廉的人力成本為誘因..造成台灣國內製造業大量出走後.台灣人才技術大量外移.以致中國的崛起.跟後來台灣的沒落.其實是有很大的關係.
俗話說:
"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明得失.."
台灣
是以服務業為主體的國家.現今服貿簽訂後.要如何防止當時歷史重演.這就有賴政府以及全民做好配套的訂定.

第二個疑慮.
坦白說..最想過去.能過去對岸市場的.都是發展到一定規模如金融業的大企業.
台灣是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國家.中小企業一家公司也差不多平均就4-5個員工的規模.是有能力到對岸去發展嗎??
有多少中小企業能吃到服貿這塊餅??
這需要政府詳細調查提出數據..
這也就是第一點中.令人垢病的地方.

再來
服貿此版中..
台商到對岸規定是必需要與陸資合資..陸資到台灣是不需要的..
若還有記憶的話..
以新光三月.sogo百貨.盛香珍.無名子..等.族繁不及備載
這麼大規模的企業.
投資都在中國栽了跟抖.合資被人吃了整碗端走.
現今服貿一簽
中小企業去.政府要如何保障這些台商??
這也有賴政府以及全民做好配套的訂定.

另是假投資真移民問題..
以20萬美金(600萬台幣)即可來台.應該算是投資移民裡最低
這門檻的金額是如何計算出來的??依據為何??有多少產值??
總該有個論述..
又不用跟台灣人合資..
以個人觀察
600萬台幣.大概就是一家85度c規模之類大小的店.
20萬美金可以來2個管理職的人.加上依親.共帶6人..
剛好
一家咖啡店.就自己人顧就好.
至多
再請一些台灣人當工讀生..這對經濟的助益??
是不是要在門檻以及人力雇用部份去做配套的訂定??
(美國是規定要雇用當地國人10個人以上)
這也有賴政府以及全民做好配套的訂定.

諸如此類問題還有很多..
這些就是需要朝野雙方一起平心靜氣坐下來.
逐條審查.逐條討論.集思廣益.貢獻你我智慧..才能做好.

還是那句老話.
不管大家立場如何不同.
請記得.
打虎不離親兄第..我們都是一家人.不是敵人.
做好
贏的是台灣.不是個人
在鬥下去
輸的是台灣.你也不能倖免.

第三點:
程序的正義.也是誠信的問題.
有看過投名狀吧..
"人而無信.那就是畜牲.."
這也是最大的導火線.也是大家在反的.就是這個
(所以..請不要再跳針.又跳到別的地方)
先退一百步來說.
不論服貿是行政命令還是法律位階.
既然
白紙黑字簽了.承諾說要逐條審查.
就請依承諾來做..
若在野黨杯葛白爛不審..
執政黨行政部門每年編列這麼多宣傳預算..
(光一個fb都可以花近千萬了)
大可以訴諸民意.
現在民眾的素養是很高的.
看看近年公民運動就知道了.
不要怕..
就出來講清楚..

相對的.
這次只看到執政黨出了本
"教你30秒如何快速偷渡服貿.."
這真的
是最壞最糟糕的示範.
連小學生開班會..也沒這麼沒格調吧..

第四點:
新聞媒體的反省..
每次說到新聞媒體.都是千篇一律的回說:
"沒辦法阿..深度討論政策又沒收視率.."
唉..
請問記者們.
你們大學時新聞系修讀新聞學的第一堂課.
有哪個老師是這樣教你.
"所謂的第四權.是要跟著收視率走.以收視率為主??"

"記者的天職.是以收視率為主嗎??"

美國大法官Potter Stewart 在1974年的演講中說:
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的首要目的是「在政府既有的三權分立之外,創造第四個相互制衡的機制」,這是媒體「第四權」的由來。
但權力來自於責任,因此媒體具有「告知選民關鍵事實,以利選民監督政府與政治人物,並進行選賢與能的投票」。

要全然以收視率.
那請不要辦新聞台.去做戲劇台.廣告台吧..
同理
要以政黨導向來取捨撥報新聞..
那請不要辦新聞台.去做黨工.公關公司吧..

總之..
這次學生們.不要再苛責.給他們壓力.
將心比心講句話..
你有辦過活動嗎??
以一個里.40幾個阿公阿媽坐遊覽車出去進香的小活動.
都會有
這站少了個人.那站誰不舒服.車上搶麥克風.等歌等太久吵架..到處亂丟垃社...等等的小狀況
何況
同學們
這次是幾千幾萬個.平時素昧平生.互相不認識的人.突然聚在一起的聚集.
能夠控制到這樣平和.
坦白說.就連專業有收費的公關公司也很難做的到.
是該給他們一些掌聲.一些鼓勵.一些幫助.
都是自家子弟.
多點包容.多點寬厚.
等到他們成為國家棟樑時.會一樣的回報照顧下一代的..

最後
一個公眾議題.
沒有說你懂或不懂.才能參與討論.
說你不懂.因人廢言.
"那是知識的傲慢.."
民眾提出述求方向
政府技術官僚依需求研擬計畫細節.
這才是民主社會的分工

所以
沒有那種民眾反對這個法案.
民眾就還要幫你擬訂好一個新的法案計畫細節.

公務機關這些技術官僚的存在還有何意義??
你的薪水
要給這些幫你擬訂計畫細節的百姓嗎??

總之
還是那句老話.
不管大家立場如何不同.
請記得.
打虎不離親兄第..我們都是一家人.不是敵人.
做好
贏的是台灣.不是個人
在鬥下去
輸了.
會是台灣.你也不能倖免.

天佑台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fflin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